
九月到十月底這段期間,我在科工館裡面的「GAME ON 遊戲時代」特展當志工。
這個特展是由英國的巴比肯藝術中心所策劃,一直到十月底都會在高雄科工館展出,而策展的方向是電子遊戲設計、電玩的歷史、創意及未來發展。現場有電玩設計的手稿、圖片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機台,可以現場體驗。
我在這段當志工的期間,有一些心得想要分享。我想從兩個角度來說,第一個角度是參展的民眾,在現場執行的時候,我有時會不小心聽到民眾的對話,有一些爸爸媽媽會牽著自己的小孩說:「這裡就是在打電動阿!」,或是有些人會對展場內容十分的不以為然,或許在台灣的一些人們對於電玩的刻板印象,但我會覺得,抱著自己既定的成見來看這個展,真的很可惜!這是一個打破電玩刻板印象很好的機會,我以前也不太玩電玩的,都是看我弟弟在玩,這次當志工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突破,電玩的演進非常快速,就像是現在生活的改變非常快速,試著抱持開放而包容的心,在未來很少有不變的事物,隨時抱持學習的姿態,我覺得是更好的適應方法。
第二個角度是策展人員,我對電玩一開始是個門外漢,雖然受過一些基礎的課程,但是一開始實際面對展場的期間,有些遊戲或是設計手稿,我也無法體會其真正欲傳達的精隨,隨著我在現場期間時數的增加,和其他同學的解說,我逐漸可以從策展人員的角度來看參展物品,我覺得有些參展的東西真的比較難,若我今天是第一次來看展的民眾,而且又沒有非常豐富的相關背景知識,實在很難看的懂。像是有一款遊戲叫spore,我覺得這是一個超有趣的遊戲,他是說我們在遊戲中可以創造及演化生命(從細胞開始),逐漸到部落、建立文明,甚至於塑造整個世界...而在展場這一區因為只放了圖片和怪獸的模型,大家停留的時間很少超過30秒,因為第一次看不太可能知道眼前的這些怪獸是甚麼東西。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,從一些小地方,和不同的角度我看到了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