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Somewhere in time (似曾相似)」是一部1980年的片子,比我出生的時間早了九年,雖然他的年代比我之前看的「畢業生」還要更久,但這部片子卻讓我較不容易投入其中,可能是電影節奏和內容的關係。
看似曾相似這部電影,對我而言是一個很特別和新鮮的經驗,這部片子穿梭於美國的兩個年代中,一個是1980年,另一個是1921年,1920年是美國剛打完一次世界大戰,在經濟大蕭條之前一個較為富裕、繁榮的年代,這時候的美國有許多家庭購買第一部汽車、收音機。略為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之後,再進入這部片子,
整部電影充滿著1921年當年美國的富裕,人們充滿希望的氛圍,這來自其散發的質感和氣氛,讓人印象深刻。或許是這樣子的氛圍,女主角的穿著舉止和背景光線的配合,在音樂的襯托下,散發著脫俗古典優雅的美感,雖然劇情主力是簡單的愛情故事,但緩慢的節奏和含蓄而深沉的情意表達、拍攝方式,都讓我較不容易被帶進電影所設定的世界,或許平常接收較多電影為節奏暢快,內容辛辣,不論是年代或是氣氛都與我生活的世界相差甚遠。
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接觸,這種質感的電影,若電視上在撥放這種片子,我應該會接跳過去,不會想要在這部片子上停留。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,也是一個挑戰。還好這是一部電影,有影像結合聲音加上平易近人的劇情,就如我之前提過的,電影是障礙很低的一門藝術,不必花很高的成本,或是必須有某些特定的專業知識、高深的學問,我們都可以享受其中的樂趣。
也因為是電影的性質,才讓我比較容易敞開心胸去接納,甚者願意去發掘其中的奧秘,我想這是這一部電影給我的考驗和磨練吧!它帶我離開平常我觀賞的舒適圈,讓我接觸不同形式電影的面貌,一部電影可以給我這樣子的磨練,若不只是一部電影呢?把離開舒適圈的概念拓展至不同的部分,像是學習新的科技產品、了解不同領域而自己曾經沒有興趣的知識,也許常聽別人說要「離開舒適圈」,但有耐心的看完這部電影後,我更能體會了,我也發現我從來不了解的樂趣,原來距離我們約100年前有類似這樣的世界存在,電影的節奏緩慢是另一種感動,古典的氛圍也是另一種感官的震撼,我想我體驗到的「概念」反而更加受用,當把此概念拓展至更多地方後,我感知的世界也會越來越不一樣。
繼續閱讀全文 另一種感官的撼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