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bel Cloud

追蹤者

台灣飲酒的「乾杯」文化

李湘榆 Shiung-yu Lee 於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晚上9:08 發表

或許人們的豪氣、意氣和友誼,不一定要藉著快速吞下眼前這杯透明琥珀色的液體來展現。當喝到產程種種生理不適後,豪氣和勇氣又何在呢?


在台灣的飲酒文化中,有時會有「乾杯」的行為。
最近與朋友在外小酌,再度見識到了「乾杯」的威力。不是喝一手啤酒,而是喝一手威士忌!看著幾位男人狂飲麥卡倫12年,把威士忌當啤酒乾杯飲用。

我實在為這幾瓶威士忌感到有些失落,看著倒在公杯內的金黃色液體,我感到它在對我細數「我是參了一定比例的稀有黃金大麥為原料,還經歷了非常小的銅製蒸餾器蒸餾,接著還只能萃取16%的酒心,最後還要經過多年與橡木桶的對話,才變成今日的模樣。而你們就這樣把我狂飲下肚了」。
對於喜愛威士忌的我而言,感到些許惆悵。

或許人們的豪氣、勇氣、意氣和友誼,不一定要藉著快速吞下眼前這杯透明琥珀色的液體來展現。當喝到幾乎喪失部分認知功能、反應遲鈍、嘔吐等種種生理不適後,豪氣和勇氣又何在呢?

我覺得每一隻威士忌都像是個獨立的個體,就算同樣是麥卡倫12年,也有可能會有些微的差異。它應被細細體會和疼愛的。

圖片來源http://www.google.com/imgres?imgurl=http://farm4.static.flickr.com/3558/3349654014_1e98b4b7d7_z.jpg&imgrefurl=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bangdoll/3349654014/&usg=__a5N7Zg3Q4enqfStYxPPNZshl0PI=&h=640&w=480&sz=109&hl=en&start=0&sig2=p9poS5lRpUvqpiVwscKQVg&zoom=1&tbnid=BpEfLR2eMnM3UM:&tbnh=142&tbnw=102&ei=K63WTLqSDqD4cOeWhdQL&prev=/images%3Fq%3D%25E9%25BA%25A5%25E5%258D%25A1%25E5%2580%25AB12%26um%3D1%26hl%3Den%26client%3Dfirefox-a%26sa%3DN%26rls%3Dorg.mozilla:zh-TW:official%26biw%3D1024%26bih%3D577%26tbs%3Disch:10%2C57&um=1&itbs=1&iact=rc&dur=1083&oei=K63WTLqSDqD4cOeWhdQL&esq=1&page=1&ndsp=17&ved=1t:429,r:0,s:0&tx=53&ty=48&biw=1024&bih=577 Tags:

讀者回應 ( 2 意見 )

基本同意你的看法。

可惜我經驗值不太夠,還很難分辨同一品牌同一年份的威士忌的口味之不同。那一次請你來教教我:)
或許以後可以變成知覺的一個教材!

推薦老師看看這篇文章(教威士忌的老師哪裡找?)http://www.whiskymaster.com.tw/campus_show.asp?i=14313&Page=1。
我的想法是:多看、多品嚐。

如果變成知覺的教材ㄧ定很酷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