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前研一在他所寫的「Off學」中,提到「標準物品」的概念“尋找自己的標準物品。符合自己的需求跟方便性,然後每次都買一樣的(品牌系列),可以少選擇的煩惱跟時間浪費”,我自己再把這個概念作了點延伸,當我們穿著正式服裝、小禮服等,是為了透過外表的包裝,增加我們給人的信賴感、 美好的感覺,以增進自身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。
我於上週參加「第18屆青年外交經貿研習營」,此營隊希望參與的同學能在營期間,都穿著正式服裝。就會看到很多女生,穿著窄裙、絲襪、高跟鞋,然後在第二天就開始喊著腳痠。在第四天的「青年大使之夜」女生也要著小禮服,我有同學就一直擔心會穿幫、且高跟鞋讓她腳痠玩的不盡興。
這讓我想到,大前研一在他所寫的「Off學」中,提到「標準物品」的概念“尋找自己的標準物品。符合自己的需求跟方便性,然後每次都買一樣的(品牌系列),可以少選擇的煩惱跟時間浪費”,我自己再把這個概念作了點延伸,當我們穿著正式服裝、小禮服等,是為了透過外表的包裝,增加我們給人的信賴感、美好的感覺,以增進自身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。
如有人說:「美麗的事物本身就是ㄧ種獎勵(reward)」。所以別本末倒置,讓這些正式服裝、小禮服讓我們感到不舒適、或因此玩的不盡興。
在平常時,我們就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標準物品,依個人的需求而有差異,Ex.ㄧ雙好穿看起來又得體的鞋、舒適又不失正式的服裝、符合生理需求的小外套〈像我比較怕冷,就需要有在冷氣房中穿起來真的會暖的小外套〉、符合自身使用的包包〈有足夠的夾層、本身包包重量輕〉,這些東西或許不是最貴的,卻適合我們,當我們使用時,能夠感到舒服、更有自信、自在,增進我們做事情的效率,要讓這些外在的包裝、使用的物品成為我們的助力,絕非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