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在六月多時寫了一份,青年外交經貿研習營報名表,裡面問到「現代青年應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國際觀?」
我所認為的是:「隨時打開自己所有的感官,用心、細心的去品味、體驗這個世界,並永遠懷著好奇心。」
舉個簡單輕鬆的例子:
我 們有時會去星巴克喝咖啡與朋友談天,當我們踏進星巴克門口,看見星巴克的招牌時,就可以想:這個商標是怎麼來的、從哪裡來的?原來是發源於距今三十幾年前 的美國西雅圖,如今擴展至全世界,當我們喝咖啡時,也可以想,這咖啡豆的產地又是哪裡呢?看到櫃檯上的咖啡豆標示為「公平交易咖啡豆」,心理面又再問,什 麼是公平交易咖啡豆?
若能隨時細心觀察,好奇的發問,並解答自己的疑問,就能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輸入世界的藍圖,將自己放在世界的ㄧ角。也會神奇的發現,原來我每日生活的細節,都與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關。
記得曾經有人說過 :「不要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,別人也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」, 我們應具備的想法,應是把自己的視野和位置擺在世界上的一小角,並試著承認世界發生的事情,都會牽動我們的生活。
或許在未來,人們不再談論「國際觀」,因為那時科技的進步,世界的觀念已經深植人心!
讀者回應 ( 0 意見 )
訂閱張貼留言 (Atom)